微信
咨询
反馈
置顶
知夫子研究院干货生产者
  • 找新闻
  • 找答案
  • 找文档
    一份价值千万的提示:2019诺贝尔奖得主告诉你,忽视知识产权武器会有什么后果
    • 来源:
    • 裕阳
    • 2019-10-12
    • 阅读
    • (3595)
    摘要:一家日本公司派出商业间谍到古迪纳夫的实验室工作,后来竟拿偷来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这位科学家是伟大的,但在维护知识产权上却没有丝毫风险意识。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古迪纳夫的一项研究曾被日本的商业间谍窃取,后者竟堂而皇之地拿着偷来的技术申请了专利。


    手机已经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电子产品。但如果没有锂电池,手机只能当手办供起来。


    请想象一个没有锂电池的世界?


    事实上这根本就无法想象。


    不仅是手机,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电子产品几乎都需要锂电池供电。如果没有锂电池,今天的生活将是完全不同的面貌。


    诺贝尔奖从创立以来,一直偏向于将奖项颁发给应用领域的研究。在被提名几次后,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从事锂电池研究的三位科学家。


    北京时间10月9日17时45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将联合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惠廷汉姆(M. Stanley Whittingham)以及日本科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发工作。




    其中,美国科学家古迪纳夫以97岁高龄,打破诺贝尔奖获奖者最高龄纪录。



    这三位科学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刷屏之余,古迪纳夫老爷子的另一段经历值得企业深思。


    古迪纳夫当时工作的牛津大学认为这只是一项没有多大市场应用前景的简单科研成果,拒绝为其申请专利。


    古迪纳夫不仅没有通过这项研究赚到钱,其中一项研究还被商业间谍偷走了技术。后者不仅厚颜无耻的偷技术,还堂而皇之地去申请了专利。


    此后古迪纳夫实验室不断进行专利诉讼,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成本维护自己的权益。


    01  牛津大学竟拒为锂电池申请专利




    本次获得诺奖的三位科学家的研究不断递进的。


    1968年,27岁的英国人斯坦利·惠廷汉姆(Stanley Whittingham)来到美国。在斯坦福大学做了三年的固态电化学博士后研究员之后,他被埃克森公司招致麾下。


    当时的埃克斯正在和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进行一场竞赛,为了研究下一代电池技术。在这场竞争中,埃克斯在历史中占有更大的分量。


    经过五年的保密研究,惠廷汉姆团队制造出来世界上第一块可充电的锂电池。但是埃克斯却没有赚到钱,倒不是因为没有知识产权意识。1976年,埃克森就申请了专利,却一直没有找到如何进行产业化的方法。


    这块电池完全无法商用。由于正极材料使用硫化钛的电化学属性极不稳定,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非常容易起火爆炸。而且在反复充放电的过程中电池内部材料会分解破碎,衰减极快。


    这时,本次诺奖最受瞩目的古迪纳夫出场了。


    古迪纳夫推断,惠廷汉姆采用了硫化钛作为储存锂离子的正极材料,但充电时锂离子会一直朝着负极方向转移,当离开正极的锂离子达到一定数量之时,硫化钛正极材料会因为被掏空而自我坍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寻找一种更加坚固的物质取代硫化钛。


    四年后,古迪纳夫将这种材料锁定为钴酸锂。锂电池走入人们的生活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今天你能想到的便携式设备,为它们提供动力的全部都是钴酸锂电池。


    如果没有古迪纳夫的贡献,今天的所有便携式电子设备都不得不带着一块笨重的“大哥大”同款电池。


    古迪纳夫供职的牛津大学拒绝为这项技术申请专利,而其本人也对商业化不感兴趣。


    仅仅是不想让这项技术在实验室里吃灰,古迪纳夫就把技术卖给了英国原子能科学研究中心。


    电池的正极解决了,还需要合适的负极材料。在英国备受冷落的锂电池在日本人手里被发扬光大。


    在这里做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是吉野彰(Akira Yoshino)。他开创性的用碳(石墨)代替金属锂作为锂电池的负极,结合钴酸锂正极,从根本上改善了锂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以及降低了成本,为锂电池的成功产业化助推了最后一把力。


    1991年索尼发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商用锂离子电池。消费电子时代终于来临。


    02  商业间谍重创诺奖得主


    无论是惠廷汉姆还是古迪纳夫都没有从自己的发明中赚到钱。


    技术演变总是有一个过程。前者所在的埃克森公司根本没办法把当时的锂电池商用。后者却因为没有商业意识,无论是古迪纳夫本人还是牛津大学都没有在商业化上进行思考


    技术也在不断演进,钴酸锂并不是锂电池的最终版。


    在发明了钴酸锂之后,为了找到一种比钴便宜的替代金属,同时寻找一个更利于锂离子高效运动的结构。古迪纳夫和他的学生迈克·萨克雷(Mike Thackeray)紧接着又开始了对一种比钴酸锂更好的正极材料的寻找。


    锂离子电池的第三种正极材料就此诞生:磷酸铁锂。


    但这次研究的进行过程中,古迪纳夫遇到了商业间谍。后者窃取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先行申请了专利。



    年近百岁的古迪纳夫


    1993年,古迪纳夫实验室来了一位访问学者——日本人冈田重人。当时的古迪纳夫并没有留意这位日本学者。当实验室正在专心致志进行研发的时候,他们的科研成果却被通过冈田重人不断输送到日本。冈田的雇主是日本NTT公司。


    1995年,NTT公司悄悄地在日本申请了专利。就这样,这家日本公司拿着别人的技术为自己申请了专利。


    专利实行的是在先原则,谁先提出申请对谁更有利。


    古迪纳夫得知消息后极为震怒,幸亏NTT公司只在日本申请了专利。


    1996年,德州大学代表古迪纳夫的实验室向美国申请了专利,并在1997年10月被批准。


    专利保护具有地域性。


    2001年,德州大学把NTT告上法庭,指称后者的磷酸铁锂的专利是其派商业间谍以非法方式获得。而NTT则辩称其专利是冈田重人回国后自行研发的成果,跟德州大学没有丝毫关系。


    案件最终达成和解,德州大学承认“NTT并未窃取其技术机密”,但是NTT必须将所拥有的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专利授权给德州大学。此外,NTT还支付了3000万美元的和解金。


    为了这场官司,古迪纳夫当时所在的德州大学和相关公司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如果古迪纳夫实验室及早申请专利,完全不会有这一场风波。


    无知产,不言商!知产强,则中国强!

    系统了解知识产权知识,助力企业腾飞!

    与2000万企业家一起关注“裕阳IP”!


    关于国内,您可能还想知道?
    免费咨询5分钟内知产顾问快速回电

    问题描述: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联系方式: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注册商标先查询 成功率提升4倍(免费领查询报告)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扫码有惊喜免费做知识产权诊断
    相关新闻
      搜索君搜不到你要的内容哦,试试看其他栏目吧~